【圖書資訊處_達人講座報導】解析音樂製作過程,創作個人音樂

【圖書資訊處_達人講座報導】解析音樂製作過程,創作個人音樂

【文   /陳韋彤】
【編輯/高雅慧】
【攝影/邱莉婷】

世新大學圖書資訊處於10月30日舉辦達人知識講座,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林佳儀老師以音樂製作過程為主題,主講「一首歌曲的誕生—流行音樂的製作過程」。林佳儀談及歌曲該如何「開始」製作,絕大部分始於「個人製作」,為抒發情感或記錄生活感受。有些也可能是經由唱片公司對外公開徵求「收歌」,再依唱片公司要求滿足這些條件完成歌曲;有些則與產業「專案合作」,以傳遞信念為目的,也成為歌曲誕生的可能。

流行音樂作曲、編曲大不同

「一段旋律,要成為被公開的歌曲之前,中間有一連串的過程。」林佳儀將整段過程大致分成了「詞曲創作」、「錄音」、「後製」及「母帶後期處理」。林佳儀認為「詞曲創作」是最神秘的領域,同時也與靈感息息相關,沒有固定框架,更沒有固定的「好聽公式」。

「作曲是主旋律的製作;而編曲就是包裝這段旋律的過程。」林佳儀播放一段旋律,現場卻猜不出是哪首歌,當加上編曲再次播放時,才讓人恍然大悟是膾炙人口的韓文歌曲《sorry sorry》。她說明,編曲就像是一種包裝,加入不同樂器編曲能讓一首歌變得豐富。

作曲與編曲該如何區分?林佳儀透過請現場學生即興創作,說明創作旋律的過程就是「作曲」,並編曲加上和弦及前奏邀請現場一起哼唱,藉此說明作曲與編曲兩者的差別,並強調兩者都很重要。

圖一: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林佳儀老師以韓文歌曲《sorry sorry》,說明作曲與編曲的不同。

圖二:林佳儀老師邀請學生上台即興創作一段旋律。

歌曲製作環節,「錄音」、「後期」與「母帶後期製作」

「錄音」可分為樂器與人聲的錄音,林佳儀解釋,雖然現在很多軟體音源音色非常豐富,但提琴、吉他類的絃樂器在軟體中的真實度與細膩度與實際仍有些微落差或限制,因此不只是人聲需要錄音,其實樂器也同樣需要。

林佳儀強調,在「後期」製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混音,數位時代一首歌曲擁有上百個音軌已經成為常態,混音師必須將這些音軌的聲音合成立體聲,並思考在每個歌曲段落中什麼樂器最重要,才能呈現歌曲中情緒及動態的最佳效果。

收尾步驟的「母帶後期處理」,林佳儀認為在整個樂曲製作過程中最容易被遺忘,母帶工程師必須在最後收尾時調整所有立體聲音量,確保整張專輯歌曲音量與品質,如同Chris Blair曾經說過:「不管對於單曲還是專輯而言,母帶後期處理都是最後一個將聲音再潤飾的機會。」

最後,林佳儀勉勵現場同學,強調生活中有很多素材,所謂的音樂人並不一定要會演奏樂器,能善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做出旋律與節奏,也能做出好聽的音樂作品。

圖三:現場學生分享個人音樂創作,並即興表演B-BOX。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https://photos.app.goo.gl/d8afN5Ng5kKKnzp37

圖書資訊處敬啟